黑龙江省建筑工程专业评副高级职称需要几篇论文?

副高参评估计最少两篇吧,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而且对于项目和专利的要求也很高,需要答辩。好好准备,预祝顺利通过!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黑龙江省]黑龙江高级职称论文目录,黑龙江省职称评审表

黑龙江省的晋正高级经济师发表5篇在同一刊物上,行吗?

黑龙江省的晋正高级经济师发表5篇在同一刊物上不行。

高级经济师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商业经济》投稿注意事项黑龙江省省级经济几类中文核心期刊《商业经济》刊登文章的的目录以及内容刊名:商业经济合办:黑龙江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周期:二十天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中文。

符合高级经济师职称申报条件的,通过高级经济师专业考试且成绩合格,可参加高级经济师评审;取得会计、审计、统计系列(专业)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黑龙江通信高级职称论文条件

1作为之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

钳工高级 *** 职称论文

由于钳工的万能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很难用某种新技术来全部替代。相反,随着先进机器设备的不断出现,机械部件的制造和装配、机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对钳工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钳工高级 *** 职称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钳工高级 *** 职称论文篇一

钳工装配技术探讨

[摘 要]本文回顾了钳工与装配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常用零件装配要点和 *** ,探讨了钳工装配工艺规程。

[关键词]钳工装配;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G93;TG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62-01

一、钳工与装配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应运而生,其中一部分机器零件能用精密铸造、冷挤压、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等制造 *** 代替车、铣、磨等工种的加工,但由于钳工的万能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很难用某种新技术来全部替代。相反,随着先进机器设备的不断出现,机械部件的制造和装配、机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对钳工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断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钳工仍是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工种之一。

随着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制造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系统(CIMS)日渐成为制造工业的热点,装配是机电产品制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装配工艺的自动化、柔性化不仅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应变能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积极地将注意力转向柔性自动装配技术,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一些产品、部件的装配过程逐渐摆脱了人工操作,柔性装配系统已成为CIMS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对自动装配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有一定的进展,但国内自行设计的半自动和自动装配线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装配速度和生产效率亦较低,所以,自动装配技术在我国有很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同时,也必将成为我国生产过程全盘自动化的下一个战略目标。

二、常用零件装配要点

1、螺母、螺检装配要点。螺母、螺栓装配时注意:1. 螺母、螺拴与工件贴合面必须光洁、平整;2.螺母、螺栓、螺孔表面在装配前必须清洗于净;3.当机器有振动时,螺母、螺栓必须有防松要求,此外还有开口销防松、止退垫圈防松等。4.拧紧螺母和螺栓时,必须保证零件受力均匀,以防变形破坏,所以拧紧时必须以一定顺序进行。此外,拧紧时要逐步进行,首先将所有螺母拧紧到1/3的程度,然后再拧紧到,2/3的程度,最后将它完全拧紧。

2、滑动轴承装配要点。1.轴承装配。轴承与机件的配合有一定的过盈量,因此轴承必须压入机件。其装配时应注意:(l)清除轴承与机件孔毛刺,然后涂机油,并使轴承与机件上的油孔对准,然后轻轻地、受力均匀地打入机件孔中。(2)为防止轴承使用过程中的转动,则必须设法使轴承与机件固定。(3)轴承压入机件后,因轴承壁一般较薄,因此内孔会有变形。一般可用活络铰刀加以修整。2.轴承与轴装配。轴承与轴装配后,必须保证轴颈与轴承之间的良好配合和必要的间隙,使轴灵活转动。

3、滚动轴承装配要点。滚动轴承装入轴颈或机体孔的 *** 有压入法和加热法。用压入法装配时必须使轴颈上、机体孔上无毛刺,并在装配前洗涤干净,涂上机油。装入时必须使轴承受力均匀,防止倾斜,可用手锤、软钢沿滚动轴承内圈或外圈均匀地打入,或用专用工具装入轴颈与机体孔座。

4、平行轴装配要点。皮带轮、直齿轮、链轮都是在两根平行轴之间传递动力的,因此必须保证轴装配后互相平行,且有一定中心距范围及啮合件的一定轴向位置。检查平行轴的平行度、中心距、啮合件轴向位置的 *** :(l)当两轴中心距较小时,可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轴两端的间距;(2)当两轴中中心距较大时,可用长钢尺或拉线法;(3)当轴端啮合件为齿轮时,可用齿面涂色法。

三、常用的装配 ***

产品的每一步装配工作都应满足预定的装配要求,达到一定的装配精度。通过尺寸链分析,由于封闭环公差等于组成公差之和,装配精度取决于零件制造公差,但零件制造精度过高,生产成本将提高。为正确处理装配精度与零件制造精度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以下不同的装配 *** 。

1.完全互换装配法。完个互换装配法是指在同类零件中,任取一个装配零件,不经修配即可装入部件中,并能达到规定的装配要求,如下特点: ①装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②容易确定装配时间,便于组织流水装配线。③零件磨损后,便十更换。④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制造费用随之增加,适于组成环数少、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或大批量生产采用。

2.分组选配法。分组选配法是将一批零件逐一测量后,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然后将尺寸大的包容件(如孔)与尺寸大的包容件(如轴)相配,将尺寸小的包容件与尺寸小的被包容件相配。这种装配 *** 的配合精度取决于分组数,即增加分组数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分组选配法常用于大批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组成环数较少的场合,其特点如下: ①经分组选配后,零件的配合精度高。②零件制造公差放大,零件加工成本降低。③增加了对零件的测量分组工作量,并需要加强对零件的储存和运输管理,可能造成半成品和零件的积压。

3.修配装配法。修配装配法是指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配一量,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的装配 *** 。修配装配法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生产以及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其特点如下:①通过修配得到装配精度,可降低零件制造精度。 ②装配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

4.调整装配法。调整装配法是指装配时调整某一零件的位置或尺寸,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的装配 *** 。一般采用改变斜面、锥面、螺纹等移动可调整件的位置;采用调换垫片、垫圈、套筒等控制调整件的尺寸。除必须采用分组装配的精密配件外,调整装配法一般可用于各种装配场合,其特点如下: ①零件可按经济精度确定加工公差,装配时通过调整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②产品使用可进行定期调整,以保证配合精度,便于维护和修理。③生产率低,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

四、钳工装配工艺规程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施工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它规定产品及部件的装配顺序、装配 *** 、装配技术要求、检验 *** 及装配所需设备、工具、时间定额等。 1、装配单元和装配单元系统图。为了便于组织装配流水线,使装配工作有秩序地进行。装配时,将产品分解成独立装配的组件或分组件。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时,先画一条横线,在横线左端画出代表基准件的长方格,在横线右端画出代表产品的长方格,然后按装配工序从左向右将代表直接装到产品上的零件或组件的长方格从水平线引出,零件画在横线上面,组件画在横线下面。长方格内要注明零件或组件名称、编号和件数。用同一 *** 把每一组件及分组件的系统图展开画出。

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1)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在保证产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装装配工序,尽量减少装配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尽可能减少占据车间的生产面积。

(2)制定装配工艺所需原始资料。①产品的总装图和部件装配图、零件明细表等。②产品的验收技术条件,包括试验工作的内容及 *** 。③产品生产规模。④现有的工艺装备、车间面积、工人技术水平以及时间额定标准等。

(3)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 *** 和步骤:①对产品进行分析。包括研究产品装配图及装配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结构尺寸分析,以确定达到装配精度的 *** ;对产品结构进行工艺性分析,将产品分解成独立装配的组件和分组件。②确定装配组织形式。主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批量,选择适当的装配组织形式。进而决定总装、部装的划分,装配工序是集中,还是分散,产品装配运输方式及工作场地准备。③根据装配单元决定装配顺序。首先选择装配基准件,然后根据装配结构的具体情况,按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后轻的规律去确定其他零件或分组件的装配工序。

结语

钳工属于传统的工种,其工种具有特殊性,尽管目前机械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但在一些特殊零件制造上钳工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必不可少。钳工装配就属于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近年来,随着装配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装配钳工的技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机械行业钳工装配技能水平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景田.钳工的装配技术要点[J].机械加工制造,2012.

[2] 李振仁.浅谈钳工的基本技术与基木操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 张金祥.谈钳工的装配技能[J].科技论坛,201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钳工高级 *** 职称论文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整理了建筑高级职称论文,欢迎阅读!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篇一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

【摘要】建筑节能的相关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地区的技术 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还包括建筑物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工艺技术等息息相关,而从规划到施工图的设计阶段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建筑规划设计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 措施 。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节能;有效措施

前言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从根源上降低能耗,设计师应在设计中多研究多尝试多积累多 总结 ,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建筑功能与艺术和技术更好地结合,使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节能的原则,努力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建筑。

一、建筑规划设计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1、设计方案影响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

在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对建筑的直接能耗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中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kg,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kg,每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kg水泥。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5%~10%,甚至可达10%~20%。

2、设计方案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在方案设计当中,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方位、体形、朝向进行优化,必须要为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同时,也必须对建筑材料优化;外墙、楼板、分户墙、屋面、玻璃、窗框的设计等都需要量化与优化;窗墙比需要以节能和居住舒适度为前提进行优化。从方案设计开始到初步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不断调整的设计方案模拟量化建筑的能耗情况、计算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装机功率,比对各种影响因素,最后向客户提供更佳的设计方案。例如,在空调与采暖设备的市场上,各种品牌、各种型号使消费者眼花缭乱。空调设备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风机盘管、地板采暖、辐射制冷、采暖系统、户室中央空调、变频机组、水系统、冷媒系统等等。这些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不相同,那么通过模拟量化,计算出初投资的费用、每年的耗能量、能源费用,消费者或者项目开发者就可以很容易地作出正确的决定。例如北京的一些奥运场馆中,为减少能耗,设计者没有采用普通的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而是经过多次优化设计,寻找更佳节能方案。为实现自然通风和改善室内环境,采用了智能电动窗,很好的解决了新风问题;在场馆空调设计中(包括“水立方”和“鸟巢”)都采用了由美国联合技术开发公司设计的节能空调系统。该系统通过热回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节能率为10%。该系统在冷水机组上加装了热回收装置,在空气处理机中采用了新型热管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场馆排放总热量的50%,回收的热能一部分用于加热 游泳 池水和生活用水,另一部分用于加热新风。

二、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建筑节能,首先从源头开始,即从规划设计开始,一个好的建筑规划设计并通过有效的建筑技术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因此,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可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地形、水系、绿化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室外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

1、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

(1)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季风风向节能设计

在寒冷地区,建筑物布置在向阳和避风的地方有利于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避风可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在南方炎热地区,设计要考虑建筑群、街道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基本一致,以加强城市不同区域的热交换,促进热量流动释放。

(2)建筑体型、朝向、间距节能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要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合理的建筑体形能够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通常采用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增加建筑物的层数以及选用长条型建筑外形等措施来控制体型系数。建筑物的朝向对于建筑节能有很大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建筑物选择南北朝向有利于冬季日照采热,降低耗能。

(3)室外空间环境、绿化节能设计

建筑环境规划中应考虑到的水面和绿地合理分布。水面及绿地的配置,在调节环境的方面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遮阳防辐射、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室内采暖空调能耗的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及小气候情况,在规划中合理布置不同高度和种类的树木植被,可以起到在夏季创造建筑群内阴影遮蔽环境并疏导通风气流,而在冬季防寒风的效果。建筑墙壁、阳台、窗台以及屋顶的绿化,能有效缓解曝晒及骤雨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使绝大部分辐射热被阻隔进入围护结构向室内传递,从而改善了生态和室内环境。

2、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即外墙、屋面、门窗、地基、外挑或架空楼板等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室内舒适环境有着根本的影响。通过技术手段改善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冬季减少室内热量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能耗,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1)外墙节能设计

建筑外墙是建筑围护结构暴露在大气中面积较大的部位,是围护结构节能重点之一,外墙分为轻质外墙(非承重),承重外墙(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和复合墙体(自保温墙体)。不同的外墙形式采用不同的外墙外保温构造系统,以满足建筑节能要求。与此同时,外墙还应满足建筑隔声要求。目前用于外墙隔热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保温板,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等。

(2)屋顶节能设计

屋面节能可通过 加设隔热保温层、设架通风层、采用 种植 隔热屋顶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另外还可采用坡屋顶,利用阁楼通风散热。隔热保温层可以阻挡屋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向室内传导。架空型屋顶遮阳板拦截太阳辐射热,并把所吸收热量通过通风空气间层转移到空气随风带走。种植、蓄水屋面通过在屋顶上种一些植物遮挡太阳辐射热,并实现太阳辐射热的资源性转化,屋面温度变化比较小。

(3)外门窗系统节能设计

外门窗是建筑物热交换、热传导最活跃、最敏感的部位,其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对采暖能耗有重大影响,是墙体失热损失的5~6倍,因此应该是节能的关键部位,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外门窗能耗,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采用适当的窗墙面积比、增加窗玻璃层数、采用百叶窗等措施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是牵涉到很多专业的复合体,并且完整的建筑节能工作包括了从最初的规划、方案到设计、施工,以及多年的运营使用,直至最后拆除重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但以往只注重直接建造成本的降低,轻运营阶段能耗的使用情况。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倍~3倍。现在,我们必须用全寿命周期的节能理念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即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能耗实现必要的功能,获得丰厚的寿命周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窦以德、建筑规划设计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J]、城市住宅,2011,(01)

[2]张俏梅、建筑节能设计的细节探讨[J]、山西建筑,2011,(03)

[3]秦杰、节能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4]田甜、浅谈居住建筑环境规划节能设计[J]、四川建材,2011,(01)

[5]郑霏、谈生态节能建筑规划设计[J]、广东建材,2011,(0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建筑高级职称论文